一门匠心,十世家传

0 19

项目标签

作者:
李亚东 不泥
发布日期:
2022-04-11 17:59:37
本文分类:
本文标签:
↑上方项目标签框内容可点击。请通过作者、本文分类、本文标签后具体选项进入相关细分
版权 ©️黄河文创网,欢迎转发,禁止以黄河文创网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要说王氏泥彩塑,不得不说豫北有一座县城叫浚县,城不大;浚县有一个村庄叫杨玘屯,村很小。不大的县城和很小的村庄却有着响亮的名气,前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者是“中国泥塑第一村”。

  浚县泥咕咕起源于上古时期先民对鸟图腾和生殖崇拜,汉末的群雄逐鹿又赋予了泥咕咕对英雄人物崇敬的内涵。隋末杨玘带领军队驻扎在黄河岸边的金堤(今浚县杨玘屯村),将士们和当地百姓一起采黄河泥捏成兵将、战马、水袋、号角来纪念阵亡的战友、战马,丰富了泥咕咕的题材。至隋唐,泥咕咕的形制、题材已基本成熟。

  村子因隋唐时瓦岗军将领杨玘在此屯兵而得名,村民旧时多从事泥塑——准确地说是泥彩塑——泥咕咕的制作,老少皆能。而历史最悠久,谱系最明确的当属王学锋世家。

  王家祖先可能不是李密撤兵后留下的军卒,也不是当时就居住在金堤的民众。即便是,恐怕也是在后来五代、宋金的战火中历尽流离又回到家乡的。(作者按:五代、宋金浚县发生过重大战事。)

  王家是外来人口的可能性较大。元末战乱历经二十余年,遍地疮痍。“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均衡人口,平定天下,巩固统治,明朝统治者采取移民政策,四次迁山西民众到浚县。明正统《大名府记》卷二载:“……杨玘屯。……系明初徙民在浚县屯置垦荒的居住屯。”另据《氏族大全》:“王于晋盛而两派……一派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后,泽生昶,昶七子,浑济澄汶深沦湛。湛子承,承子述,述子坦之。世封蓝田县侯,故述称王蓝田,此晋阳太原王氏也。”

  王氏泥彩塑八代传人王蓝田大师得名,与太原王氏先祖的称谓相同,再根据明代山西向浚县杨玘屯移民的佐证,难道不能认为王蓝田大师的父亲王青山先生在给长子取名时,满怀着后人对先祖的追念吗?

  王家在杨玘屯村安居乐业,男耕女织。他们从当地人那里学会了或者重拾了祖上就已掌握却因战乱中断的捏泥咕咕的手艺,种类很多,有体现鸟崇拜的玄鸟(咕咕),有体现生殖崇拜的麻雀、小鸡,有体现英雄崇拜的三国人物,还有当年杨玘留下的怀念阵亡将士的兵将、战马、水袋、号角……而如今,那些杨玘和部下思念战友的载体,也成了王家人和其他杨玘屯人对瓦岗英雄崇拜之情的寄托。

  三里之外的大伾山庙会成为王家人在农闲时捏的泥咕咕的销售场,而嘉靖皇帝时,县太爷蒋虹泉在浮丘山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碧霞宫,更让庙会如火如荼。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明代,包括王家人在内的杨玘屯村民似乎也捕捉到了商机——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词——王家的老老小小开始和乡亲们一起“全民参与”捏制泥咕咕,以此换取钱粮,贴补家用。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卷起一片黄沙,周遭的面孔与事物越发遥远且模糊。

  明亡清兴,王家人依旧在杨玘屯这个小村庄男耕女织。农闲时,他们会一家人围在一起,用从黄河故道采来的黄胶泥,捏制成一个个会歌唱的精灵。时间越久,种类越多。从斑鸠、燕、鸡到凤凰、孔雀、鸳鸯,从狗、猪、马、牛、羊到虎、狮、龙、麒麟,从三国、隋唐人物到戏曲、传说形象,王家人以家族集体智慧,丰富着浚县泥咕咕的题材品类。

  每年正月,杨玘屯村民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要全家动员去赶县城的正月庙会。他们坐在路旁,面前摆一个柳编的大笆箢,笆箢里放的是他们在农闲时,家人围在一起捏的泥咕咕——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为了纪念瓦岗军阵亡将士的手艺。庙会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地点,成为杨玘屯村民捏制泥玩的集散场。

  王家的手艺传到道光年间,当家的叫王运昌,王家的泥咕咕手艺到他这儿,已知的已经是第五代了。王运昌,字太升,娶妻梁氏,育有三子,长子王明,次子王楷,三子王翰。王翰,字藩卿,光绪年间人,村上人都叫他“大掌柜”,娶妻张氏,膝下四子。长子王青山,是浚县泥咕咕艺人中,现存作品年代最早者。他的作品造型浑厚大气,充满力度;敷色简洁、明快而大胆,富有古意。王青山现存作品极少,弥足珍贵。其作品无论捏形敷彩,对王氏泥彩塑风格都有深远影响。

  王青山之子名王蓝田,字种玉,生于1922年,卒于2009年,是王氏泥彩塑第八代传人,浚县泥咕咕的集大成者。王蓝田六岁从艺,十多岁展现出过人的灵气和才华。他敢于尝试创新,捏出的作品灵巧生动,其大手笔堪与大写意的中国画媲美。

  王蓝田在八十余年的艺术生涯里,逐步丰富了浚县泥咕咕的品类。除继承发展凤凰、孔雀、狮子、独角兽等珍禽异兽传统动物题材,他根据评书《三国演义》、《东游记》,电视剧《西游记》,连环画《水浒传》,塑造出了诸多历史、神话人物形象,还恢复了隋唐时期便已存在的题材“骑马人”,将泥咕咕从“动物世界”带进了“人类社会”。在泥咕咕的制作工艺上,王蓝田从狮形烛台得到启发,奇思妙想地将人物、兽畜的头与身躯分离,以弹簧做脖颈,这样做成的人或动物头部不停摇摆,生动灵活。

  不仅如此,王蓝田还将浚县泥咕咕这一原本毫不起眼的民间玩具带进了高等学府的课堂和国内外博物馆的展厅。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表演,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获得了如潮的好评。也因此,王蓝田从一位普通的民间艺人,一跃而成为民间艺术家,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王蓝田先生用一生奠定了浚县王氏泥彩塑的艺术风格:造型古朴,色彩明丽,意韵灵动。在他之后,王氏泥彩塑第九代传人王学锋子承父业,挑起了传承发展家族艺术的大梁。

  王学锋,生于1954年,泥彩塑艺术大师王蓝田次子。出生在艺术世家的王学锋,七岁便开始随祖父王青山、父亲王蓝田学捏泥咕咕,半个多世纪与泥土为伴。身处父亲的光辉之下,王学锋并没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继承家族艺术风格的同时,王学锋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瓷器、玉雕等精美工艺中汲取养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果说王蓝田的艺术是古朴豪放,王学锋的风格则是古朴细腻;如果说王蓝田的艺术是生动传神,王学锋的风格则是形神兼备。著名学者马金章先生评价说:王学锋的作品保留了浚县泥咕咕的传统精髓,并于细腻流畅中表现出一种新的美学品格。

  王学锋擅捏马、十二生肖等组件,以及狮子滚绣球,骑马人等。其塑造的马匹夸大颈部,缩小躯干四肢,看上去威武雄壮,已然成为王派艺术的代表作品。

  王学锋对浚县泥咕咕所做的最大贡献,是将浚县泥咕咕推向全国,推出国门。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王学锋不断应邀到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讲学,还参加各地举办的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为扩大浚县泥咕咕在全国的知名度四处奔走。他率先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组织起来把泥咕咕产业的规模做大。王学锋的作品多次走出国门,先后在新加坡、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巡回展出并被大英博物馆和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收藏。

  王学锋与父亲一起改良泥咕咕的制作工艺。将泥坯晾干后入窑烧制,如此一来,泥咕咕质地更加坚固,便于运输。除此之外,王学锋还继承、整理、丰富了王氏泥彩塑的题材和品类。传统泥咕咕题材杂乱,王学锋带领弟子将混杂的品类整理为六大类并进行丰富。

  一、“禽鸟类”,包括:斑鸠(咕咕),燕,鸡,鹅,鹰,鸳鸯,凤凰,孔雀,多头禽鸟,人面禽鸟等;

  二、“兽畜类”,包括:虎,狮,龙,麒麟,大象,骆驼,独角兽,多角兽,多头兽,葫芦兽,猴头虎,狗,猪,马,牛,羊,猴,驴,兔,鼠等;

  三、“人物类”,包括:历史人物(三国、隋唐等,多为骑马人),戏曲人物(《秦香莲》等),神话传说人物(封神榜传说、八仙过海传说、白蛇闹许仙传说等),文学作品人物(《水浒传》、《西游记》等)等。

  四、“谐寓类”,包括:猪猴(诸侯),猪背猴(诸辈侯),背背猴(辈辈侯),马上封猴(侯),猴骑羊(大吉祥),蛇缠兔(辈辈富),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滚来福和寿)等;

  五、“群组类”,包括:五彩马,天子驾六,八骏图,动物十二生肖,祝寿十二生肖,武将十二生肖,百猴山等;

  六、“杂项类”,包括:鱼,小丫鬟,花衣娃娃,水袋,双响哨,海螺号角等。

  2006年,拥有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浚县泥咕咕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王学锋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浚县泥咕咕)的代表性传承人”,是这一项目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

  王宏瑞、王宏杰是王学锋的两个儿子,也是王氏泥彩塑的第十代传人。作为新一代泥塑艺人,他们在继承祖辈父辈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大胆创新,融入了时代元素。“吉祥三宝”,“吉祥奥运”,“泥塑挂片”等作品,便是他们的创新成果。他们已接替父亲参加各地举办的民间工艺品展览会,继续为扩大浚县泥咕咕在全国的知名度努力。

  如今,头顶“泥彩塑艺术大师”光环的王学锋依旧谦和为人,低调处世。年逾六旬的他深居简出,塑泥绘彩,潜心恢复传统泥咕咕品类,为浚县泥咕咕的传承发展不遗余力。面对许多慕名而来学习泥咕咕制作工艺的“外姓人”,他毫无保留,悉心传授。他打破门户之见,收徒授业,把家传技艺,传授给更多人。

  这一门十代人,把匠心凝注在团团黄泥,笔笔彩绘里,用他们的家族史,浓缩了浚县数千年的泥彩塑艺术史。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本网转载仅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huanghewenchuang@126.com),我们会及时更正或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