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非东”: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0 0

项目标签

作者:
董晓倩
发布日期:
2025-03-18 10:00:06
本文分类:
本文标签:
↑上方项目标签框内容可点击。请通过作者、本文分类、本文标签后具体选项进入相关细分
版权 ©️黄河文创网,欢迎转发,禁止以黄河文创网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黄河“几”字弯,连缀多省份。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人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也愈发强烈,与文化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受到各地人士的关注。然而,在自媒体平台上,却鲜有团队系统地去做关于黄河文化内容的宣传。”“营造非东”创始人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将‘营造非东’打造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品牌,让黄河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注入了丰富的黄河元素。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一个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一个孕育华夏文明的鲜活文化生命。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从远古的仰韶文化,到夏商周三代的辉煌,再到汉唐宋元的繁盛,河南的历史文化脉络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于是营造非东团队决定从身边做起,以黄河文化为切入点,从河南出发,走访黄河沿岸其他八省。
 

  2024年10月26日上午,拍摄于王红瑞老师自家院内。

     (图为营造非东团队和非遗传承人王红瑞老师共同合影)

     据了解去年10月,“营造非东”团队第一站就去到了河南鹤壁采访拍摄了鹤壁泥咕咕王洪瑞老师、皮老虎及其制作者王居梅奶奶,深度了解了背后的故事。

  “营造非东”团队曾多次到访河南省各地挖掘非遗传承人以及其背后的非遗故事。
 

  2024年11月8日上午,拍摄于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内。
     (图为营造非东团队和非遗传承人张俊涛老师共同合影)

     同年11月,团队去到了开封的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并访问了汴京灯笼张的第七代传承人--张俊涛老师。他向团队仔细介绍了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及其发展历史。

  “营造非东”创始人表示,“我们是一个致力于宣传黄河文化传播的团队,将以黄河文化为根,深入黄河流域,聚焦黄河文化,深度挖掘黄河文化的民俗风情、非遗技艺等,展现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营造非东”团队将积极探索黄河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通过文创产品、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记录非遗技艺与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展现黄河文化民俗风情的魅力,探索黄河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让黄河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营造非东”团队相信,黄河文化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团队将积极与政府、企业、高校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也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们,一起为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营造非东”创始人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本网转载仅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huanghewenchuang@126.com),我们会及时更正或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