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古镇非遗传承人以钧瓷+文旅

助力乡村振兴落地生活美育
0 1

项目标签

作者:
源点生活家
发布日期:
2021-08-30 00:57:23
本文分类:
本文标签:
↑上方项目标签框内容可点击。请通过作者、本文分类、本文标签后具体选项进入相关细分
版权 ©️黄河文创网,欢迎转发,禁止以黄河文创网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在河南省许昌市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神垕古镇。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因至今仍盛产各种陶瓷。神垕古镇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首批全国特色小镇”,“全国文明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具有“千年窑火不断,传承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其制窑工艺千年流传。
 


 


 

  多年以来,这里以古镇风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陶瓷作坊生产、古玩市场、钧瓷文创纪念品等内容,整合集景区观光、深度体验、艺术采风,研学为一体的主题文化旅游的良性生态,在乡村美学经济实操中,硕果累累。

  窑火凝珍不熄千年

  追本溯源以技养艺
 


 

  在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但凡烧制陶瓷的当地都离不开两种资源,一个是制瓷原料,一个是烧瓷燃料。神垕镇山岭跌宕起伏,群山围绕,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牛金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镇中散播的民谣“东山煤,西山釉,北山瓷土处处有”便是由此而来的。
 


 

  在千年古镇神垕关爷庙社区皱虞河畔的西寺桥头,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柴烧钧窑――富玉钧窑。每逢这里开窑的日子,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钧瓷爱好者和收藏家们便蜂涌而至,络绎不绝。
 


 

  在窑口林立、钧瓷大师如云的神垕古镇上,为何富玉钧窑如此受人关注,这源于镇上人人称赞“头脑灵活”的富玉钧窑主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钧瓷烧制技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朱海玉,同时他也是神垕古镇关爷庙社区党支部书记。双重身份的他,在追求钧瓷梦想和为民谋福的道路上,一路走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创新。

  朱海玉出身钧瓷世家。他的姥爷杨宝兴是建国后第一代钧瓷艺人,禹县国营瓷厂的老党委书记,也是钧瓷恢复生产的领导者和见证者。他熟练掌握了炉钧釉独特的配制秘方以及特殊的成型、烧制工艺。在他的亲传身授下,朱海玉的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一直都致力于柴烧钧瓷的研究和制作,尤其是心灵手巧的朱海玉,12岁就跟随身怀绝技的长辈们研习钧瓷技艺,先后在多个县办、镇办集体瓷厂当过技工和技术员,他在县钧美二厂时制作的荷花碗就曾代表禹州在省里获奖。
 


 

  借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东风,朱海玉又自办、领办了三家瓷厂,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一名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优秀基层干部。1991年,已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朱海玉积极响应许昌市委市政府振兴钧瓷业的号召,创办股份制传承传统柴烧工艺的富玉钧窑,倾心尽力为乡村非遗钧瓷产业的振兴和发展添柴加火。

  钧瓷千年匠心传承

  厚德载物授人之渔

  在朱海玉看来:钧瓷的艺术之美在于“夏看青,春看绿,东看黄”。富玉钧窑的特色就在于两个字,一个是“老”,一个是“新”。慎终追远,精进创新。“老”就是运用老一辈传下来的正宗炉钧釉配方和老式的传统柴烧工艺,“新”则是在继承传统盆、盘、瓶、钵等古老贡品、祭品器型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情趣和时尚元素,努力创作新颖、别致、灵动、实用的新器型,使古老的钧瓷艺术浴火重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012年为了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朱海玉精心设计制作了饱含深意的钧瓷礼品《远航》,这件作品的主体造型为龙舟状,喻意党的十八大在龙年召开,高擎火炬的一只巨手,上雕党徽和阿拉伯数字18。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扬帆远航,去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朱海玉专门聘请了3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30多位高级技术人才,长期致力钧瓷产品创新,创制的钧瓷新品既好看,又好用,更好玩。使传统的钧瓷产品由锁在深宫的贡品、祭品成为越来越多平民百姓所珍爱的时尚实用产品。同时聘请当地有才华,对钧瓷有兴趣的年轻人和老人来工作,解决了农村人在家待业问题,让非遗钧瓷技术,美学培育从年轻人开始渗透。

  神垕古镇关爷庙有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陶瓷是关爷庙居委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全村共有瓷厂30多家,辖区内有孔家钧窑、白玉瓷厂、骏业瓷厂等著名企业。在市政府,镇领导的指导下,朱海玉和全社区人的共同努力,如今居委会辖区内大街小巷实现全部硬化,建起休闲广场、文化大院、老年活动中心,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先后荣获禹州市“经济建设先进单位”、“禹州文明村”、“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朱海玉觉得通过以钧瓷文化,钧瓷产品为纽带,延续,深化非遗美学走进乡村,让乡愁得到艺术化表达。2016年8月11日,从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第四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全省共有80个,关爷庙社区居委会成功入选成为河南省传统村落。

  在他的带领下,关爷庙社区因地制宜,让具有市场效应的钧瓷产业化繁为简,钧瓷+文旅,钧瓷+研学等更聚焦,更创新,更丰富。即当城市人、外地人、外国人来到这些古村落的时候,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神垕古镇乡村之美的生活品味,回归纯朴,简单的慢生活。

  朱海玉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仅得到经济利益的充分保证,还让自身和游客在这里感受到传统乡村文化中的善良、勤奋的气质,在越来越多的村落能看到老百姓孩子们自信有优越感,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神仙大刘山

  秘境陶艺村

  文明清流朱徐文化大院

  自然非遗塑造文化乡村慢活IP

  据说大刘山以前叫做大龙山,因刘邦在此山围猎,刘秀奔走此山,之后改名为大刘山。山恋起伏,层峦叠嶂,植被丛生古代的典集中对此多有记述。《图书集成?职方典》:神垕山,一名大龙山,在州西六十里,其土可陶。《水经注》:汝河扈涧水,北出大刘山。明嘉清《禹州志》:大刘山,即神垕山,在州西六十里,有汉高祖庙。民国《禹县志》:大刘山为汉高帝略地,猎于此。

  大刘山东西走向,山势雄峻,似巨龙卧于古镇之南,主峰海拔800米。山顶处,峭壁林立,巨石阵阵;半腰间,植被繁茂,绿树成荫。原始次生林植被茂密,主要树种有青岗栗、马尾松、山楂、刺槐等植物100多种,其主要树种的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是许昌市境内面积最大(250公顷)的原始次生林之一。尤其是到了秋季山楂成熟,红艳挂满枝头,在青、绿、黄的叶间若隐若现,随手摘来品尝,那酸甜味直透进心腹中。当然,不怕树高坡陡,也可以采到喷香的松子以饱口福。
 


 

  而关爷庙的大刘山陶艺村处于大刘山北麓的核心地带,大刘山陶艺村占地一万六千平方米,遗存石料古建筑四十余间,建造风格古朴典雅,暗合山势、地貌、采光等多重因素,藏风纳水,巧夺天工,充分展现了神垕先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善思精工的非凡才智。

  关爷庙大刘山陶艺村现有陶艺创作和烧制场地一千五百平方米,新建宾馆建筑四千余平方米,具备餐饮、住宿、娱乐等多种功能。按照规划设计,文化村将建成集陶艺创作、高校艺术专业写生、古宋瓷研究恢复、技艺交流、写生创作、旅游接待、现场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陶艺文化传播实体。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钧瓷窑----大刘山陶艺村·文公窑就坐落于此。古香古色的建筑、整洁的院落与山下喧嚣的神垕古镇相比仿佛是“桃花源”。
 


 


 


 

  而位于大刘山腹地的关爷庙朱徐文化大院,在朱海玉的牵头下,把传统祠堂,古老耕读文明,钧瓷生产流程,与现在的文化博物馆创意融合,通过一砖一瓦,收藏生产劳作物件,来记录、见证,这里独有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沉淀。

     在朱海玉看来,选择乡村美学引领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主要是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发展规划所作的重要指示,包括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在经济领域,美学让文旅,农业经济升级为体验经济,美学设计师可以让文创产品,农产品变的有更高的附加值,有故事,有情怀,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人与物之间相映成趣。乡村的人文美学凝练于民俗、手作、传统文化和物产之中,反应了乡村的内在精神品质之美,展现出了乡村文化的独有的魅力。朱海玉以村载道,以文化为媒,让乡村自然文化遗产与人的情感,乡愁,历史文脉相通相融,重构大众对于乡村文化的向往与探索。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本网转载仅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huanghewenchuang@126.com),我们会及时更正或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